某房地产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
简介:股权激励计划短期能够助推股价,长期能够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地产公司规定的行权业绩指标通常包括净利润增长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这可能成为影响股权激励顺利实施的障碍。
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应慎重考虑激励目的和激励规范性两个方面,毕竟股权激励是一柄双刃剑,必须设计科学的股权激励方案。下面分析某房地产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
一、案例背景: 某房地产中介公司是由几个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300万元。于2003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并正在向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产业发展。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营管理人员和营销骨干流失较多,有些经营管理人员短期行为严重,很少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危害了公司的正常业务经营和发展。
二、股权激励动机: 2009年为了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为股东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稳定经营者队伍,避免经营者出现短期行为,确保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公司决定对经营者实行期股激励。
三、激励方案: 激励范围: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级经营班子成员。激励额度:总额不超过230万元,每股1元。其中总经理级:出资15万元投入公司作为实股,出资后,可以获得5倍期股75万元;副总经理级(含三总师、总经理助理):出资8万股/元投入公司作为实股,出资后,可以获得4倍期股32万股/元。受益人的实股享有所有权和分红权;期股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分红首先用以购买期股,期股分红不足以实股分红补足。激励期限:5年期,5年后分红没有完全购买期股,剩余部分自动作废,提前完成期股购买按照完成时间转为实股。考核指标:整体考核年净资产收益率20%以上;个人考核按照岗位职责完成情况。
计算方法:以副总经理人员为例:该受益人拿出8万元投入到企业,即拥有8万元的实股,同时他也拥有32万元的期股。相当于企业借给他32万元钱,而这32万元期股每年以所分分红购买。这也意味着该受益人32万元期股平均每年必须获得6.4万元的红利收益才可以顺利完成转化。显然,如果整个企业每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32万元×20%=6.4万元),转化即可顺利完成。如果第一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没有达到20%,假如只完成了10%,那么,该获受人32万元期股的红利收入只有3.2万元,比6.4万元还差3.2万元。这种情况下,该获受人必须以所持8万元实股的红利收入(8万元×10%=0.8万元)来补充,补充后仍然不足的部分(2.4万元)则要滚人下一年度计算,即下一年度必须用期股的红利先补足上年所欠这部分(2.4万元),再进行该年度期股转实股的计算。如果第一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假如完成了30%,那么,该获受人32万元期股的红利收人为9.6万元,比6.4万元多出3.2万元,这部分钱也不能立即变现,而要转入第二年计算。
四、实施办法: 经过审计,如果确认该受益人在五年任期内完成考核指标,该受益人所拥有的期股转为实股,成为公司股东,享有公司股东的一切权益。
五、本方案优点: 首先该期股制以现金投入支付股价作为获得期股的前提。如不按期投入资金作为实股,则不能获得相应的期股,比不投入现金就可获得期股有更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期股以每股1元既定价格认购,必须分期在五年内用期股或实股分红购买转化为实股,过期作废,以保持责、权、利的平衡;其三期股变现周期长,具有较大风险,增强了约束力,更好地体现了长期激励的目的;其四动态考核指标保证了企业利益和期股受益人利益同步,这是本案例的最大特点。
激励效果:经过三年运作,该公司由房地产中介成功转型为生物制药企业,转型期间仍然保持年增长23%的较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