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嘉伦原创】央国企“十五五”战略规划咨询服务专题

作者: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专题组

从建党百年之际踏上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三个五年、三大步。“十五五”,2026至2030年,是承上启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五年。同时,“十五五”还要完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多项改革任务,责任艰巨,使命重大。只有紧扣这五年的阶段特征,抓机遇、解难题,才能有的放矢、科学规划。

一、谋划“十五五”的基本出发点??“胸怀两个大局”,即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几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与“十四五”相比,“十五五”期间国际体系将加速分化和重构,世界面临新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结合IMF等多方预测,今后五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约在3%左右,全球处在经济下滑和金融由宽松走向紧缩的过程,全球经济可能进入“滞胀期”。全球债务危机加剧,目前有28个国家处于高风险债务困境,其中11个国家已经处于债务困境。“十五五”期间,中美竞争预计进一步升级。

面对更趋纷繁复杂的外部发展形势,中国更加积极主动调整全球开放合作战略,将更多的发展精力和发展资源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最不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十年年均增长8%,充分显示了合作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此外,中国仍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政治风险,为自身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谋划“十五五”的关键立足点??立足“三个面对”,即面对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

“十五五”期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谋划“十五五”规划需把准“形”与“势”,做到顺势而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谋划“十五五”规划要看清“危”与“机”,关键在化危为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谋划“十五五”规划应把握“新期待”里孕育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十五五”期间,国内政治形势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稳定的政治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其他各方面改革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码加力。“十五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仍将承受着显著的下行压力,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低速增长阶段的换挡进程仍在持续,结构、速度、动力的转换尚未完全实现,仍然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艰巨性挑战,经济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十五五”期间,中国人口结构继续面临着深刻且显著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低生育率问题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和人口出生率为6.39‰,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1.1%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5.4%。“十五五”期间,中国社会消费环境继续发生显著且复杂的变化,在经济增长不确定和收入预期较弱的环境下,在绿色消费理念普及和产品信息更加透明的环境下,社会消费理念从过去倾向于追求高端、奢华和品牌效应继续转向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无论是年轻的“00后”还是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更加注重质价比、实用性和个性化消费。“十五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仍处于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截至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国务院出台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4项重大行动,五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的估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大概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另外还有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即五年总共四万亿投资,新增消费八千亿。“十五五”期间,中国仍将面临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领域“卡脖子”的严峻挑战,仍处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制高点竞争的不利局面;同时,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投入持续增加,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前列,5G通信、量子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长贡献和战略价值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表 1“十五五”宏观环境PEST分析

PEST分析要素

机遇

挑战

政治

“十五五”期间,国内政治形势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稳定的政治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其他各方面改革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码加力。

-

经济

“十五五”期间,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预计将陆续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的货币政策等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仍将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旋律。

“十五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仍将承受着显著的下行压力,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低速增长阶段的换挡进程仍在持续,结构、速度、动力的转换尚未完全实现,仍然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艰巨性挑战,经济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

社会

人口

-

“十五五”期间,中国人口结构继续面临着深刻且显著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低生育率问题仍将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1.1%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5.4%,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和人口出生率为6.39‰,较前些年有明显下降。

消费

“十五五”期间,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爱有加速之势,选择本土品牌主要出于品质及创新的认可,而非低价和民族自豪感。社会消费理念从过去倾向于追求高端、奢华和品牌效应继续转向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无论是年轻的“00后”还是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更加注重质价比、实用性和个性化消费。

“十五五”期间,在经济增长不确定和收入预期较弱的环境下,居民消费偏谨慎。从倒“V”型即橄榄型社会转向M型社会(中产下沉),消费市场也呈现M型消费分化,中产阶级呈现消费降级,消费者转向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渠道,更积极寻求折扣和促销。

城镇化

“十五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仍处于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截至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国务院2024年出台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要求五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的估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大概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另外还有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按照提升四个百分点计算,未来五年城镇化预计拉动投资四万亿,新增消费八千亿。

“十五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已步入下半场。2021年以来城镇化率增速有所放缓,近三年年均提高0.76个百分点。在人口拐点已经到来、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城镇化已告别高速增长阶段。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规模巨大、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群体间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短板等现实困境。

技术

“十五五”期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投入持续增加,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前列,5G通信、量子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长贡献和战略价值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十五五”期间,中国仍将面临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领域“卡脖子”的严峻挑战,仍处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制高点竞争的不利局面。

三、谋划“十五五”的主要落脚点??抓实“十大方向

1、聚焦主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国资委也强调聚焦主责主业发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未来将更加突出国有经济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引导央国企增强长期价值创造(包括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力,提升综合回报水平。结合这个变化,央国企在制定“十五五”规划时,必须突出做强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同时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

“十五五”央国企考核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应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一是,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及绿色制造理念,升级发展模式,并通过破产清算、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二是,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满足消费需求变化和分化,提升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挖潜内需市场空间,进一步发挥央国企链长主体支撑作用及融通带动作用,构建更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优化产业生态,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2、锚定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加快构建先发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新经济领域(绿色经济、人工智能以及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只占中国GDP的约20%,却贡献了高达55%的GDP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规划的研究重点,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中充分考虑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肩负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夺产业主导权是“十五五”期间央国企规划的重点之一。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针对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央国企要摆脱惯性思维,从自身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出发,梳理技术突破快、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支柱产业,系统思考客户选择、价值主张、盈利模式、业务范围和战略控制等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提出培育新支柱产业、塑造竞争新优势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尽量追求可持续发展,做耐心资本。有条件的企业应瞄准新质生产力及未来产业部署作为核心切入点,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材料、氢能与储能、先进制造、元宇宙、深海开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谋篇布局。

表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领域

时间

政策或会议

部门

主要内容

20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 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修改为九大重点发展方向),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 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 能。

2022.1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主席报告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最新发展方向)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2022.12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2035年)》

国务院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促进重大装备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研发,推进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 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12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发改委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海洋装备等关键领域,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 发展专项行动,培育一批集群标杆,探索在集群中试点建设一批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

2023.5

扩大会议

国务院国资委

会议认为,要狠抓科技创新,优化考核激励办法,推动中央企业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会议强调,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2023.7

部署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国务院国资委

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是为推动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委部署推进的新的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

2023.12

中央提济工价会议

领导人发言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2023.12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国务院国资委

会议强调,要坚定履行党中央赋予国资央企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使命,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2024.1

打好国资布局“三张牌” 构建战 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国路径”

国务院国资委

聚焦国有经济核心功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突破本次发布会提出,“围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突出服务国家战略,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 组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表 3 未来产业主要领域

时间

政策或会议

部门

主要内容

20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未来产业”这一概念),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 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2023.8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

以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以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为抓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 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 和国际化。

2023.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 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2024.1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 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的战略选择。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打造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等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

3、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锻造核心竞争力

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驱动政策脉络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发展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加快科技创新理念的“三个转变”,即从“被动解决”向“主动布局”转变,从服务传统业务向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重转变,从支撑项目履约或业务发展向高端价值创造转变。二是,坚持面向市场,着眼长远发展,强化内在和长期价值,重点思考如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如何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等加大研发投入,如何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参与、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三是,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引进培育内外部优秀科技人才,建立科技导向的员工职位发展通道,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4、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实现产业高维迈进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字经济正在加速产业基础的高级化,推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迈进。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十五五”期间,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量子计算、6G通信、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有望实现新的突破,数据共享、定价和交易机制有望得到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为各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应以构建数字时代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是,建立完善保障职能管理、支撑生产运营、引领市场开拓的数字化平台,不断提升数字赋能支撑作用,具体结合制造类央国企,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瞻技术,深度开展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不断提高数据驱动的生产、决策的精度和准度,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化,实现数字价值,具体结合制造类龙头,重点是是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在整合内部生产运营数据、管理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开展数据产业链建设,提高数据资产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全新的产品形态,构建平台化生态系统,加快实现数据资产转化,引领和推进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深化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推进业务形态加速升级,打造针对复杂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平台,积极拓展数字化业务,推进数字化产业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形成数字产品集群,逐步打造行业数字化知名品牌。


5、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双碳”目标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我国提出的“2030 碳达峰”和“2060 碳中和”目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带动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发展方式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变革。十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4年的16.9%提升至2023年的26.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累计突破1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超过54%,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能源多元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央国企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担当,顺应技术进步趋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央国企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要。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应充分理解“双碳”战略路径,把握阶段性机遇,加快在相关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一是,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大力发展水电、抽水蓄能、太阳能、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二是,布局零碳建筑和低碳园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消纳,提升园区的综合排放效益。三是,推动碳捕集、碳储存和碳吸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推进绿色化和低碳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关注零碳城市大脑业务,通过整合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建筑等碳排放数据,构建智慧联动、绿色高效的“城市大脑”,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和能效提升。五是,积极参与碳汇及交易、碳咨询、碳审计、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业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碳排放管理服务和减排建议。

6、服务新型城镇化提质发展,加快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推进成效显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33亿,全国城市数量增加至694个。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并列,强调统筹“两化一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7月28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四大行动,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面对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终结和传统基建在接近饱和的挑战,央国企应重点关注“大国大城”与“就近城镇化”并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会。一是,以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为重点,积极参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洪涝治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项目,实现由传统房地产开发商和基础设施投资商向城市综合开发发展商转变。二是,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助力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把基础设施建设、镇村风貌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把产业合作、市场合作、人才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协助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方面加快突破。

7、直面人口与消费变化,加快寻找结构性机遇

一方面,从2022年起,我国老龄化开始受到预期寿命延长与低生育的双轮驱动,人口发展正在演变成“长寿型老龄化”叠加“少子型老龄化”,另一方面,从2020年以来,我国整体消费增速明显偏低,消费观念转变,消费市场分化,“亲子家庭”、“特种兵”、“银发游客”、“她经济”等消费群体,拥有消费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性价比。这些因素对长期经济发展和央国企业务结构都产生直接影响,需做好长期应对,寻找结构性机遇。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布局与发展需要考虑人口结构长期变化趋势,顺应消费观念的转变,主动调整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匹配新的消费理念和需求趋势。一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二是,加强银发经济和养老健康产业布局,围绕老龄化社会新需求,投资养老设施建设、提供养老服务,研发老年医疗保健产品、智能化养老设备等,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三是,匹配消费趋势变化和消费税划入地方的政策趋势,主动布局消费相关行业,主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质价比、实用性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注重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四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8、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

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十五五”期间,各级政府“走出去”和央国企“走出去”的步伐会愈发加快,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市场建设将是关乎地级政府和央国企企业的重大任务。因而,制定符合自身实力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和清晰的海外发展计划将是“十五五”战略的重点命题之一。在全球化竞争中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要素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领先优势,在对抗的竞争环境中开创新局面,将是“十五五”期间央国企的重要使命之一。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需以全球视野审视战略定位,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RCEP实施、双边贸易关系协定等政策窗口,主动调整国际化战略与布局,应对更趋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一是,坚持走开放之路,结合自身业务实力和发展需要,探索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国际产能合作为重点的关键机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二是,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业务布局,稳定相关产业供应链系统、塑强供应链韧性,围绕设计建设、生产运营、技术研发等领域,积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互利共享。三是,坚持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境外经营风险管控,筑牢境外法律风险防范底线,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局面或风险。

八-1.png

9、兼顾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更好发挥资本运作功能效应

资本运作是央国企完善产业布局、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等政策,都对新时期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出了更高的央企。因此,“十五五”央国企应当坚持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兼顾,即一手抓夯实价值创造基础,深耕细作、苦练内功,不断改善经营,做优基本面,提升市属国企内在价值,一手抓市场价值实现,选择最优的资本运作方式,提高国有资本的回报率和证券化水平,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需深化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发挥资本运作资源整合、投资引领、杠杆放大等功能效应。一是,综合考虑企业功能定位、发展需要、税收、综合效益等多种因素,以主责主业和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无偿划转、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并购贷款、现金出资等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性整合,大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资产和运营质量。二是,落实国资国企改革要求,分领域、分类别采取差别化盘活措施,盘活市属国企存量土地、租赁型资产、低效无效资产等,探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挖掘存量资产价值,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三是,充分发挥上市平台资源配置、并购、再融资功能等,围绕主业及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实施主业拓展和强链补链,优化融资安排,改善资本结构,促进转型发展。四是,发挥股权投资在促进公司优化治理、创新创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赛道发展壮大。

10、着力深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分类考核、分类核算,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完善国资国企管理监督体制机制。为了更好适应“十五五”发展新要求,在“既要、又要”中破局,央国企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健全有利于促进原始创新、有利于提升组织效能、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制度和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深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美嘉伦认为,“十五五”期间,央国企要深刻认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全力落实好各项关键任务,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一是,站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把提升国有企业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强化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塑造能够持续创造效益的独特竞争优势,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三是,健全推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构建投向比例合理、资金来源多元、效益效率更高的研发投入制度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考核体系,灵活开展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构建全链条创新孵化转化机制,强化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四是“形神兼备”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突出以市场化机制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提质扩面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健全常态化岗位评估机制,增强全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精准性,在企业治理、授权管控、工资总额、中长期激励等方面谋划新的改革路径。

四、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咨询服务体系

1、中美嘉伦“十五五”课题研究服务

主要包括市场环境研究、政策文件研究、产业发展研究和改革专题研究四大类。

 中美嘉伦“十五五”课题研究服务

2、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咨询服务

中美嘉伦将系统、科学、全面的协助企业制定2026-2030年发展战略规划。

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咨询金字塔

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咨询主要内容

3、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管理体系优化服务

SWPE一体化战略管理体系,实现从战略制定、方案实施与考核到战略评估调整的闭环管理,推动战略落地。

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管理体系

4、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研讨服务

中美嘉伦通过组织战略研讨,帮助企业凝聚员工智慧,统一员工思想,形成战略共识。

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研讨服务

作者:中美嘉伦“十五五”战略规划专题组本文为中美嘉伦原创,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公司新闻 | 咨询服务
Copyright www.jlun.net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25号
住总大厦8层
 
在线咨询 地图